用平板软件实现智能工厂的自动化工作。
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向全世界展示了变革教育的巨大潜能。可以说,人工智能是未来十年最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德国作为传统的工业强国和欧洲的创新领先国家,在人工智能领域起步较早。20世纪70年代,德国就已着手用机器替代人的部分工作以改善劳动条件。20世纪80年代成立的德国人工智能研究中心至今仍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智能研究机构,研究领域涵盖人工智能的各个产业应用方向。自2018年以来,德国着力推进“人工智能战略”。当前,德国在人工智能基础研究和机器人、自动化与自动驾驶等应用研究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人工智能时代,德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无论是在硬件设施建设方面,还是在人才培养质量方面都面临变革与挑战。为培养更多与人工智能发展相适应的高层次技术人才,德国于2021年专门出台《联邦—州联合促进高等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人工智能将对人类社会、经济与生产生活活动产生重大影响,教育与科研主管部门将扩大经济与科学领域人工智能方面的专业人才岗位,同时利用好人工智能优势促进高等教育发展。”具体来说,一方面将人工智能相关知识与技能作为高校学术研究人员未来必备能力,另一方面通过使用人工智能来改善高等教育的培养质量、教学效果和学习产出。
德国通过加强人工智能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加大对人工智能的经费支持与投入,推进人工智能领域产学研合作与社会宣传,扩大人工智能领域的国际科研合作,提高在该领域的整体竞争力。
加强人工智能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
德国发布的《转型中的高等教育》研究报告显示,企业对具有技术技能专业背景人才的需求一直在增长。到2026年,预计将招聘超过78万名专业技术人才,尤其需要数据分析、人工智能、软件开发和信息技术等领域专业人才。
近年来,面对急剧增长的人工智能人才需求,德国高校人工智能相关专业增长迅速。截至2021年2月,全德大学共有75个相关本科和硕士专业,220个以人工智能为重点的教席位置,1800多名从事人工智能相关工作的教科人员,并计划在未来继续增加人工智能领域的教席。德国各州文教部采取相应措施,加大人工智能领域年轻人才的培养力度。例如,北威州文教部实施的“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资助计划,为博士生和青年研究人员提供跨学科、跨地域学习的机会,推动扩大该领域研究与教学规模。获得博士学位后,青年研究人员还有机会独立主持一项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项目。这些项目旨在为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和其他相关人工智能方法领域的基础研究作出贡献。巴伐利亚州的慕尼黑工业大学专门设立机器人与机器学习学院、慕尼黑数据科学学院、人工智能伦理学院,构建人工智能研究的协同研究系统,以支持人工智能领域的教学科研活动。
此外,德国联邦教育及研究部(BMBF)也与洪堡基金会一起采取相关措施,吸引全世界最优秀的人才和科研人员前往德国,以促进人工智能相关科研成果的转化。洪堡基金会明确将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资助列为2021年工作重点。今年5月,德国学术交流中心(DAAD)宣布新的计划,进一步支持德国年轻人研究人工智能,进而为国家培养更多人工智能专业相关人才,该计划受到德国联邦教育及研究部的财政支持。未来几年,德国联邦教育及研究部将提供2400万欧元,以支持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德累斯顿工业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及相关合作方建立3所培养人工智能人才的“康拉德·楚泽学院”(Konrad Zuse School),该类学院旨在建立科学和工业网络,以招募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人工智能人才。
加大对人工智能的经费支持与投入
根据正在推进实施的“人工智能战略”,德国于2019年增资5亿欧元,促进人工智能领域的全面发展,重点包括学术研究、成果转化、社会对话、技术评估、资格认证和数据可用性。其中,约2.3亿欧元用于促进人工智能科研成果向实际使用转化;超过1.9亿欧元用于支持科研,促进青年科研人才队伍建设;另有约5500万欧元用于涉及社会对话和公众参与、技术评估、制度框架、促进企业技能培训等相关方面的措施。
近期,德国政府决定对2018年版的“人工智能战略”作出修订,计划到2025年,通过经济刺激和未来一揽子计划,把对人工智能领域的资助从30亿欧元增加到50亿欧元。
德国联邦教育及研究部还在联邦政府“人工智能战略”框架下出台一系列资助计划,对教育领域人工智能研发与应用提供经费支持,如资助了“借助机器学习的数据自动分析”“人工智能方法的实践运用”等项目,同时对资助目标、资金用途、法律依据、资助对象与条件、资助形式与范围、资助额度及申请流程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
努力推进人工智能领域产学研合作与社会宣传
德国在2019年宣布启动“人工智能主题科学年”。德国联邦教育及研究部在科学年期间举办一系列活动,帮助民众了解人工智能技术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鼓励大家讨论如何借助人工智能塑造未来社会,以加强人工智能的普及教育。例如,在环境与可持续性发展、健康与卫生、教育与文化等领域,通过论坛、讲座、研讨和展示等各种形式增进民众尤其是年轻人对人工智能的理解,促使他们为新技术、新趋势、新挑战做好充分准备。
人工智能不仅为社会也为德国企业提供了巨大的机遇。德国2018年“人工智能战略”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通过战略的实施确保德国和欧洲在人工智能研发与应用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提高德国在相关领域的竞争力,让德国成为本领域经济和研究方面的“领头羊”。德国联邦教育及研究部在与工商界中小企业代表的会谈中特别提到这一点,并表示愿意支持这些中小型企业利用人工智能的发展机遇。例如,有针对性地资助电脑视觉、图像识别、数字辅助技术、诊断与决策系统等创新研发计划,并支持其科研成果向应用实践转化;加大在可再生能源、环保与生态经济、物流、生产技术与流程管理等面向用户的创新服务业领域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加快能力中心构建等,以此作为国家研究联盟的核心;发展自动驾驶和生命科学等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加大资助力度。
扩大人工智能领域国际科研合作
在国际合作方面,德国坚持更深更广的开放合作,共同建设好、运用好、发展好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以实现国际互利共赢。
一是深入推进跨领域合作与跨学科发展。德国联邦教育及研究部牵头成立人工智能国际专家顾问委员会,聘请来自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奥地利、英国、瑞士和荷兰等国的11位国际专家,专业涵盖医学、工程学、通信、自动化等人工智能各大领域,由莱布尼茨学会主席马蒂亚斯·克莱勒(Matthias Kleiner)教授担任该委员会主席,为德国人工智能发展保驾护航。德国人工智能国际专家顾问委员会的任务是评估人工智能中心和网络建设,提出方向性建议,以确保质量。
二是不断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近年来,德国着力加强同其他国家人工智能领域的合作。例如,2019年10月16日,德法经济和科研相关部门签署了合作“路线图”;德国—瑞典创新合作伙伴关系也已扩展到人工智能领域,以促进欧洲人工智能生态系统的发展。2020年10月,德国联邦教育及研究部与法国研究部(MESRI)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研究合作资助指南,这将使德法两国之间的高质量人工智能研究合作在未来得到支持和资助。此外,德国还加入由美国、法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家组建的“人工智能全球合作组织”(GPAI),以促进国际范围内人工智能发展和应用。
(作者系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副教授、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特约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