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农林大学的海峡联合研究院是一座不起眼的6层小楼,短短3年,这里聚集了多位来自海内外的学科领军人物,涌现出一批国际领先的科研成果,小楼因此被喻为校园“硅谷”。
近日,记者走进这个校园“硅谷”,探寻相关学科短时间内在此迅速崛起的秘密。福建农林大学党委书记叶辉玲说:“我们之所以能在多个前沿领域成功引进学科领军人物,并能快速取得重大科技成果,靠的就是全力改革科研体制,在校内建起科研人才新‘特区’;靠的就是以改革的热情感动人,以创业的激情吸引人。”
信任与责任
海峡联合研究院由基因组与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基础林学与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心、园艺植物生物学与代谢组学研究中心、根系生物学研究中心4个创新平台组成,吸收了包括3名美国科学院院士、5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等各类高层次人才160多人。
这些海内外高端人才能够会聚这里,原因何在?“因为在这里能得到最大的信任与支持。”基础林学与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心主任林辰涛是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也是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和“长江学者”。“学校对我们实行的是‘一人一策’,研究院与每位拟聘科学家分别进行协商,双方一起拟定合同。”根据合同,学校给予科学家充分的自由和信任,不干涉他们的科研工作,每一位科学家均可以自主选择感兴趣的课题,根据自身的需求设定科研目标。
“这种‘不干涉’代表了信任和尊重,它尊重的是科学家的意愿,尊重的是科学规律。”根系生物学研究中心主任廖红教授是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她介绍,学校对科学家实行协议制工资,按合同进行目标管理,每年根据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不干涉’激发了大家的创造性,目标管理则激发了我们的责任意识”。
顶天与立地
走进园艺植物生物学与代谢组学研究中心,数十位科研人员正在实验室里进行福建茶叶的代谢组学研究。“运用我们的设备和技术,可以有效鉴别不同产地的铁观音品种,这项技术目前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中心副主任关跃峰教授说,通过他们的科研成果,还可以开发茶叶的美容与保健功能。
“学校提倡和鼓励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双腿走路’,并在科研投入上予以保障和支持。中心的科研设备非常先进,我们借此完全可以打通前沿基础研究与应用技术的连接,将科研活动的‘顶天’与‘立地’完美结合起来。”关跃峰说。
“科学家最理想的科研状态就是‘顶天立地’,不但要学术论文,也要应用成果。”基因组与生物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长江学者明瑞光教授说,依托这里的科研平台,他正在向着这种理想状态迈进。
做最好的科研
林辰涛认为,最好的科学不但意味着出最好的成果,也包括培养最好的人才,“我的目标是,10年后这里没有了我的位置。”他想利用10年左右的时间,把年青一代培养起来。
在研究院四大中心的实验室里,经常可以看到面带稚气的本科学生。“中心向校内所有本科生开放,接受本科生进入实验室工作,还积极参加学生组织的科技活动。”廖红说,科学家们还参与本科、研究生课程教学,截至目前已开设11门课程。同时举办“海峡生命科学前沿论坛”等,累计举办各类型论坛、报告会87场。
“我们不走寻常路的改革探索,收获的不仅是重大的科技成果,更有科技人才的培养与成长。”叶辉玲介绍,一批海峡联合研究院引进的青年人才来校后崭露头角,吴双、陈栩入选国家“青年千人计划”等。与此同时,一批本校青年优秀科技人才也在改革创新的良好氛围中迅速成长,成为学校重要的科研骨干力量。
在福建农林大学10月20日迎来建校80周年校庆日之际,林辰涛教授团队关于植物蓝光受体的研究成果于同日在世界顶级学术期刊《科学》发表。该研究首次解析了植物蓝光受体原初光反应的分子机制,为未来提高农林作物光合作用效率,精准调控农林作物花期等农业生产关键技术的开发利用,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对我国乃至全球农业的基础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这是福建省属高校首次在《科学》上以第一完成单位发表研究论文。与此同时,福建农林大学8月获批建设闽台作物有害生物生态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并于20日举行揭牌仪式。据统计,该校2016年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3项,其植物学与动物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