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发展规划     重点建设     合作交流     统计工作     高教研究     决策参考     政策法规     下载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决策参考 >> 正文
 
 

中国农业大学:寻找本科教改新动能


2016-11-05 11:12  点击:[]

   【提要】高考 : [高校]中国农业大学:寻找本科教改新动能

   难以拥有专业的选择权,曾困扰了不少大学生。但中国农业大学的新生不会有这样的担忧。今秋学期起,除了可以自由转专业外,他们还收到了更多“教改大礼包”:鼓励按兴趣跨专业选课、可自由选择体育俱乐部、院士上核心通识课……

   历时近3年调研,中国农大系统推出41条具体举措,除本科教学改革外,还涉及教学型教授评聘等人事、机构和学生工作诸多方面,全方位挖掘培养一流人才的新动能。

   不回避教师的名与利  

   人才培养,教师是关键。中国农大前期调研显示,教师最大的压力来源于科研、职称晋升,教学反而是教师群体感受最小的压力。这一现状的根源,无外乎评价导向。

   “科研与教学不是对立关系,没有一流的科研,也不会有一流的教学。但在奖励机制和工作推动机制上,教学明显不如科研,这也是事实。”在全校本科教学改革工作研讨会上,中国农大党委书记姜沛民说,“重科研轻教学”尽管有着比较复杂的因素,但不能因为教学工作难以考核和评价,就放弃和无所作为。

   怎样才能扭转这一现状?“必须解决好教师名利发展问题。”作为主管教学的副校长,王涛对此有清醒认识,职称评定及收入体系应导向教学,完善与人才培养中心地位相适应的制度体系。

   在此次改革中,中国农大明确建立教学型教授岗位制度,晋升指标按比例单列,还将教授、副教授教学工作量要求纳入岗位聘任合同,完善教学工作量核定标准,按照课程类别、教学工作量和质量确定教学津贴。此外,除了调整和提高部分教学奖励标准外,还将扩大奖励覆盖面,使更多倾情投入教学的教师能得到奖励,并将探索建立核心课程责任教师津贴奖励制度。

   “‘十三五’期间,学校将重点在建立健全教学管理体制、教学研究体系、教学考核评价体制、教学保障体制等方面加强统筹规划,除了把教学改革进一步聚焦新的课程体系建构和教学方法革新外,还将在教学保障体系上努力寻求新突破,通过切实有效的举措,把重视教学、重视培养落在实处。”姜沛民表示。

给学生个性化选择空间

   大学新生想换专业的现象很常见。“如果要求把不喜欢的专业学好了,才允许转专业,这有点不合理。事实上,越是有挂科的学生,越鼓励转专业。考虑到挂科的原因,通常是因为不喜欢现专业。”在中国农大校长柯炳生看来,让每个学生都学其所长、学其所爱,是因材施教的要求,更是以生为本的基本体现。

   基于此,中国农大转专业自由度很高,几乎不设门槛:新生入学半年后,可以在全校范围内重新选择专业,转出的院系专业不得限制,转入的院系专业在既定的名额内不得限制,申请转专业的学生不受任何成绩的限制,包括高考成绩和入校后的成绩。

   为了减少转专业申请的盲目性,中国农大除改进新生研讨课的针对性、强化专业认知外,还将建立对有转专业意愿学生的专项学业指导,减少转专业申请的盲目性。

   不仅如此,为突出个性化人才培养导向,中国农大在抓核心课程建设的同时,打通本科生与研究生选课管理,放开专业选修课程选课范围,鼓励学生特别是保研的学生大四选修研究生课程,鼓励学生跨专业、跨学科、跨学院选课,并改革学生学业评价方法,转向以兴趣而非为“刷高分”选课。

   今秋学期起,首批30门核心通识课将陆续开课,课程负责人不仅有4位院士,还包括学术“达人”、校内外教学名师和一大批高层次学术人才。此外,从2016级新生起,毕业和授予学位的公共英语最低学分标准由12学分降为8学分,赋予学生选择权;体育课、计算机课程的改革思路也一样,旨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

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式

   在中国农大2015年本科生教育系列调查中,新生对“师生互动”“调动兴趣”“理论与实践结合”等方面满意度最低,这也与教师、校友以及用人单位的调查结果一致。大家认为,课程本身及考核难度低,教师缺乏对学生实施有效指导、反馈,与学生深度学习不足密切相关。

   “教育教学发展方式落后是制约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因素。信息技术已深刻改变了信息、知识获取、加工和交流方式,然而,与之相适应的‘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学方式还没建立起来。”王涛表示,落后的教育教学方式将是今后改革的重点所在,教什么、怎么教,需要重新建构。

   在王涛看来,教改之前往往习惯于单项的建设和推动,其弊端是各项工作之间的协调性和整体性不足,这种状况很难提高教学水平。“当前,推进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最为迫切。”王涛明确,学校将从核心课程入手并逐步延展到其他课程,通过混合教学、讨论式教学,强化平时考核、实现考试方式多样化等手段,促进本科教学由以教师“教”为主向以学生“学”为主转变

在新一轮改革中,除了建设以服务师生为中心的教学管理服务平台,推动信息技术应用与教学方式方法改革融合外,中国农大还将设立学生学业指导中心,要求任课教师每周拿出固定时间在固定地点给学生答疑,让学生与教师能有更多的接触和交流。  

 

 

上一条:上海理工大学:“精品本科”建设助力工程教育
下一条:这里有个校园“硅谷”——福建农林大学改革创出科研新天地

关闭

 
 
 
  通知公告
 
  2024年5月27日—5月31日处...
  2021-2022学年度教职工考核...
  关于开展2022年研究课题立...
  关于开展2022年度优秀论文...
  公 示
  关于转发《关于评选表彰内...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 2013 内蒙古农业大学发展规划处   蒙ICP备05000415号
地址:中国.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昭乌达路306号 邮政编码:010018 联系电话:0471-4310795 传真:0471-4309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