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最近,国外一些大学排名机构发布的大学排行榜中,中国内地部分高校的名次变化,引起了舆论的关注和议论。大学应该以何种态度,面对国内外标准和背景各异的排行榜,是关乎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和“双一流”建设的大问题,更是关乎高等教育发展方向如何更好地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大问题。为此,本报约请高等教育研究者就此发表观点,敬请垂注。
近日,国外几个大学排名机构先后发布最新的年度世界大学排名,两份榜单中,部分内地高校排名的此起彼伏,引起了舆论的关注。在加快建设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的今天,全球范围的大学排行榜显然更容易触动社会各界的敏感神经。为了避免对有关排行榜的误解与偏见,笔者想结合“双一流”建设谈谈个人对排行榜的认识。
从现有的各类排行榜来看,选取可量化、可操作的评价指标与主客观数据,对大学发展水平的显性因素进行综合评价,是大多数排行榜的共性做法。这种做法有其不得已之处,因为大学的内涵质量,比如办学理念、特色模式、育人过程是难以测度的隐性因素。在无法对大学整体质量进行客观评价的情况下,选择一组输入或输出数据对大学进行分档排序,一方面迎合了大众关注高等教育质量、了解大学实力的需要,成为了考生择校、雇主选人、绩效评价甚至行政问责时的参考依据;另一方面,由于大学排名中的利好结果,一定程度上会给高校带来更好声誉、生源,甚至财源,或者给某些高校带来显见的效益与成绩、可观的名与利,因而赢得了一些高校管理者的高度关注和重视。
然而,大学排行榜天然的以偏概全、盲人摸象是谁都无法回避的事实,如果延用目前国际盛行的各类大学排行指标体系,我们看不到高校人才在两弹一星、水稻栽培、小麦育种等方面所作出的卓越贡献,看不到高校科研为高铁、核电、光伏、通信、新能源等领域提供的关键技术支撑,也看不到高校创新在高科技成果转化、高新产业孵化、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体现的社会服务价值。
从排行榜的影响与效果来看,有的高校为了追求好名次,不惜对关键统计指标进行重点突破与联合攻关,这势必影响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据了解,有高校精心研制了专注于以SCI影响因子及论文引用数为主体的人才评价体系,引导广大科研人员千方百计提高国际发表的数量、千方百计将论文发表在高影响因子的期刊、千方百计提高学术论文的他引量,试图用短平快的方式提升名次。这种唯论文、唯头衔、唯学术GDP的现象,背后不乏各类大学排行榜的身影与误导。不难发现,一些缺乏“定力”和自信的高校,则会有意无意地追随一时的名次,甚至花钱买排名,以求在排行榜中脱颖而出。殊不知,市面上的各类排行榜,往往会因某项指标赋权变化而造成大学排名结果的重大变化,也不乏有商业性质的排名机构做起与高校“勾兑”排名结果的生意。可见,某些技术层面的“胜利”或“优异”,虽有可能产生让部分高校异常满意的结果,却往往远离“真实”,无异于高等教育领域的“海市蜃楼”,不能当真。
真正意义上的一流大学,需要以一流的定力,超然于各种排名结果与指标体系之外,专注于卓越文化积淀、卓越理念引领、卓越制度建设,专注于对国家、对民族、对社会福祉的卓越贡献,专注于培养社会发展、知识积累、文化传承、国家存续、制度运行所需要的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
在这个关键时期,建设一流大学,靠的不是“硬”对排行榜指标体系,想方设法、精心策划、生搬硬套在排行榜中求名次,而是聚焦立德树人、聚焦原始创新、聚焦文化涵养;建设一流大学,靠的不是跟随模仿、患得患失、亦步亦趋,而是站在人类发展前沿思考未来、站在国家战略前沿思考布局、站在社会服务前沿思考贡献;建设一流大学,靠的不是精致利己、急功近利、自我迷失,而是牢记使命、返本归元、沉潜向学、引领时代。
衷心希望高等教育管理者理性看待大学排行榜,不因排名利好而沾沾自喜、妄自尊大,也不因排名不利而妄自菲薄、自乱方寸。要坚信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成长需要长期建设、自然积累、久久为功,坚信高等院校的发展与成长有其内在规律与节奏,不可能拔苗助长、一蹴而就。建设一流大学,需要我们有一流的定力。世界上不会有第二个哈佛、牛津、斯坦福、麻省理工、剑桥,但会有第一个北大、清华、人大、武大、复旦等中国著名学府。只要我们切实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教育“十三五”规划的战略安排,加快现代大学制度和各类学校管理制度建设,落实办学自主权,涵养优良学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就一定能积聚强大的发展动能,就一定能涌现出更多一流高校和一流学科。
(作者系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