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科技创新改革发展纪实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事业发生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高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更好结合起来,有效支撑了我国教育、科技和经济社会的发展。
40%:十年来,我国高校战略科学家和领军人才群体稳步壮大,全国超过40%的两院院士、近70%的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都集聚在高校
1592亿:十年来,我国高校R&D拨入经费从2012年的768.7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1592亿元,十年累计拨入经费总额上万亿
67%:十年来,我国高校获得了全部10项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中的6项、全部自然科学奖中的67%,近三年连续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1500个:十年来,教育部主动布局建设了25个前沿科学中心、38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系统布局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平台超过1500个
88.9亿:十年来,我国高校专利授权量从6.9万项增加到30.8万项,增幅达到346.4%,专利转化金额从8.2亿元增长到88.9亿元,增幅接近10倍
40万:十年来,我国高校共派出近40万人次参与国际科技合作研究,出席国际学术会议人员超过170万人次,发表特邀报告18.7万篇、交流论文88.3万篇
从“神舟”飞天到“北斗”组网,从“羲和号”逐日到C919大飞机蓝天翱翔……越来越多“大国重器”的背后,打上了“高校制造”的烙印。
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一流大学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要完善以健康学术生态为基础、以有效学术治理为保障、以产生一流学术成果和培养一流人才为目标的大学创新体系,勇于攻克“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深化,服务国家重大需求成效显著,为创新型国家和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建设作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综合实力显著提升,有力支撑创新人才培养
在备受瞩目的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从黄河之水天上来到迎客松盘桓鸟巢,再到破冰升起的五环,每个创意无不彰显着灿烂的中华文化。就在这场观众大呼“每帧都是高清壁纸”的视听盛宴背后,是“编解码技术”的关键性突破。
北京大学高文院士带领数字视频编解码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的科学家们,经过无数次计算、优化、仿真、迭代,先后推出了AVS系列标准,填补了中国数字编码标准领域的空白,并被全球超高清联盟采纳。
科技创新离不开平台体系的建设完善。十年来,我国高校牵头建设了60%以上的学科类国家重点实验室、30%的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育部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主动布局建设了25个前沿科学中心、14个集成攻关大平台、38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系统布局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等平台超过1500个。
此外,高校牵头建设了一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和国家野外科学观测台站等支撑类重大平台,初步形成了层次清晰、布局合理、支撑有效的科研平台体系。
十年来,高校战略科学家和领军人才群体稳步壮大,全国超过40%的两院院士、近70%的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都集聚在高校。通过高水平科学研究培养高质量创新人才,支撑了数百万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撑。
如今,越来越多的高校走出国门,进行更加深入广泛的国际交流合作。十年来,我国高校参与了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大洋钻探等国际大科学计划,中国地质大学等高校牵头组织了国家首批国际大科学计划之一“深时数字地球(DDE)”,还有多个国际大科学计划正在加快培育。
高校成果转化的成绩单也颇为亮眼。十年来,高校科技成果供给力量和转化效率显著提升,高校专利授权量从2012年的6.9万项增加到2021年的30.8万项,增幅达到346.4%,授权率从65.1%提高到83.9%;专利转让及许可合同数量从2000多项增长到15000多项,专利转化金额从8.2亿元增长到88.9亿元,增幅接近十倍,实现了质、效、能的同步提升。
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在科技创新的浩瀚星空中,大学像一艘战舰,带领人类驶向宇宙深处。
向基础研究“皇冠上的明珠”发起冲锋,清华大学薛其坤团队牵头首次从实验上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这是我国物理学家发现的最重要的物理效应之一,也是国际凝聚态物理领域近年来的重大原创突破,获得了2018年度唯一一个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这是中国物理学工作者对人类科学知识宝库的重要贡献。这是第一次从中国实验室里发表的诺贝尔奖级的物理学论文。”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说。
持续强化基础研究主力军地位,不断产生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十年来,高校获得了全部10项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中的6项、全部自然科学奖中的67%,是名副其实的基础研究主力军。
尤其是近三年,高校连续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在化学领域,南开大学周其林团队发现了全新的手性螺环配体骨架结构,将手性分子的合成效率提高到新高度,解决了困扰不对称催化领域半个多世纪的难题,获得了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在材料学领域,复旦大学赵东元团队革新功能介孔材料的合成方法和理论,创制的新型介孔催化剂可大幅提升原油资源利用率,为解决能源与环境问题提供核心技术支撑……
锋利的绞刀“啃”碎海底坚硬的岩石,海沙随即被吹填到十几公里以外的地方……疏浚神器“天鲲号”是亚洲最大的重型自航绞吸船,是名副其实的“国之重器”。
上海交通大学牵头自主研发了我国第一套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天鲲号”,实现了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自主研发和产业化,完成了从“被封锁”到“出口管制”的历史性跨越。
科技攻关要坚持问题导向,奔着最紧急、最紧迫的问题去。十年来,高校获得了全部11项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中的10项、全部技术发明奖中的72%,并获得了两项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成为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
服务成效显著提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有为
清华大学张林琦团队自主研发了我国首款获批上市的抗新冠病毒抗体药物;天津中医药大学张伯礼团队研制的宣肺败毒颗粒在缩短病程方面有着良好疗效……新冠肺炎疫情出现后,高校快速响应,数十所高校万余名科研工作者第一时间投入疫情防控科研攻关,共筑抗击疫情的“钢铁长城”。
十年来,教育部坚持把服务国家作为高校科技工作的最高追求,先后组织实施了高等学校人工智能、碳中和、乡村振兴、“一带一路”、区块链等多个科技创新专项行动计划,用卓越的创新书写科技报国的优秀答卷。
“让农民过得好一点、农业变得强一点、农村变得美一点。”这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教授朱有勇的誓言。从2015年起,朱有勇和团队扎根深度贫困的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推广三七种植等技术,带领澜沧直过民族“拉祜族”农民走上了生态脱贫致富之路,成为全国科技扶贫的典范。
在乡村振兴的“战场”上,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一大批高校充分发挥学校特色优势,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据不完全统计,高校培育的新品种覆盖水稻、小麦、玉米、大豆、蔬菜等主要农作物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超过10亿亩,培训农业技术人员及基层干部超过200万人次,真正把论文写在了祖国的大地上。
十年来,高校主动融入区域创新发展战略。教育部先后和北京、上海签署了有关共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合作协议,在京高校与北京市在集成电路、脑科学等领域共建了一批新型研发机构,打造多学科交叉平台;在沪高校牵头承担人工智能、超限制造等上海市重大专项。
为了给科技创新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十年来,教育部大力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学术生态不断优化。
同时,教育部深入推动“放管服”改革。持续推动赋予高校科研管理更大自主权,简化财务报销流程,配备科研助理,明晰高校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科研成果转化应用的政策红线底线,为高校科研人员吃下“定心丸”。
教育部还会同科技部等部门出台《关于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相关自主权的若干意见》,组织高校开展了“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权,赋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人财物支配权、技术路线决策权”“扩大科研经费使用自主权”等一系列试点,高校科技创新活力不断激发。
总结这十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原会长瞿振元认为,这是高校科技创新工作开拓的十年、奋进的十年,是人才成果双丰收的十年,高校科技创新改革发展取得了卓越的成效。展望未来,他说,“我热切期待下一个十年,高校科技力量能够为国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