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为更好地服务国民经济主战场,适应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教育部多措并举,推动形成了优质高效、灵活规范、产教融合、符合规律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体系。高校培养了一大批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高层次专业化人才,积累了中国特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经验。
十年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一是规模稳步增长,类别结构持续优化。2012年,全国授予硕士专业学位19.8万人,占硕士学位授予总数的35%,授予博士专业学位0.33万人,占博士学位授予总数的5.9%。2021年,全国授予硕士、博士专业学位分别为43.3万人、0.72万人,较2012年都增长了2倍多。
2012年至2020年,全国授予硕士专业学位人数最多的五个专业学位类别是工程、工商管理、教育、临床医学和法律,授予博士专业学位人数最多的是临床医学,为社会急需领域人才提供了有力供给。截至目前,针对需求设置了47个专业学位类别,共有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7000多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近400个,基本覆盖我国的主要行业产业。
二是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培养模式,为高层次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坚实支撑。形成以案例教学为鲜明特色的课程教学模式,遴选、培育、积累了一批具有中国特色、国际影响的案例,为形成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体系提供了案例支撑;强化导师队伍建设,形成了以校外校内双导师指导的培养方式;积极推进与行业交融,形成了与职业资格认证衔接的多种方式;夯实专业实践基地建设,形成了产教深度融合的育人网络。
三是以目标治理推动政府、高校和行业企业优化分工协作机制。政府主要提供前瞻性、系统性布局和全方位支持,营造灵活规范的政策环境,助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高校主要夯实人才培养的主体责任,以实践创新为导向、深化产教融合,不断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企业行业主要通过参与课程设置与教学设立冠名奖学金、校企研发中心等措施,吸引专业学位研究生和导师参与企业研发项目,建立开放式联合培养基地。
四是构建起内外协同的质量保障机制。一方面,以政府为主体的外部保障机制不断加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多次优化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办法,对现有学位授权点进行全面“体检”,打破学位授权点终身制,推动学位授予单位建立自我评估制度,严守质量底线。另一方面,以院校为主体的内部保障机制不断丰富。各院校持续探索有利于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脱颖而出的制度环境,建立专门的专业学位评定委员会或工作组制定专门规范,建立校级专业学位中心统筹资源、汇聚合力,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提供有力保障。
站在历史交汇点上,专业学位教育发展必须完成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使命,充分发挥高校和行业力量,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紧密衔接,完善发展机制、提升教育质量,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作者系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党委书记、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