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发展规划     重点建设     合作交流     统计工作     高教研究     决策参考     政策法规     下载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决策参考 >> 正文
 
 

扬州大学兽医学院大力培养学以致用、与国际接轨的兽医人才


——探索一流兽医人才培养的“三板斧”

2018-11-01 15:10  点击:[]

注射麻药、打开腹壁、取出异物、缝合……在日前举行的第五届全国“生泰尔杯”大学生动物医学专业技能大赛上,扬州大学参赛团队4名成员密切配合,仅用33分钟就完成了山羊瘤胃切开术项目,在全国64所参赛高校队伍中“用时最短、最流畅、过程零失误”,位列第一。

“乔树苗团队基本达到了人体阑尾手术水平。”扬大兽医学院副院长王志强评价说。

专业认同感是一流的底色

事实上,今年开学不久,乔树苗已经确认本校保研,在刘秀梵院士团队继续从事科研。然而刚入校时,乔树苗“很迷茫,也很沮丧”。

现在,乔树苗觉得很幸运:“微生物研究很有趣,兽医职业很神圣,我们是守护人兽疾病的最后防线。”

转折是如何发生的?“关键就在于真的把本科生培养作为立院之本,把本科生教育放在学院建设的核心。”兽医学院院长刘宗平说。经过多年摸索,学院确立了“业务技能强、学术潜力优、国际视野宽”的现代兽医一流本科人才定位和培养目标。

怎么做?首先要打破迷茫,培养专业认同感。“兽医是冷门学科,而且传统印象中兽医干的是‘劁猪骟马’的活儿,社会地位低,学生迷茫很正常。我们的开学第一课就是要稳定专业思想,培养专业认同感。”王志强说。

兽医学院党委副书记张陟遥摸索到了自己的“三板斧”:先是通过入学典礼誓词,让学生知道兽医的职责所在;接着,邀请知名专家、杰出校友向学生和家长介绍学科、行业,转变观念;然后,带领新生走进江苏、上海的现代化养殖场、大型宠物医院,看一个人如何管理几万头牛、肉奶蛋是如何生产的等,让学生了解将来投身的行业。

然而,从了解到热爱,导师制是关键。“兽医学院有专任教师97人,每年新生150人左右,每名导师负责一至两名新生,学生可以直接进入导师实验室从事基础科研工作。由刘秀梵院士领头,所有教授上讲台给本科生讲课,课时不低于总学时的三分之一。”王志强说。

课程和培养体系是两大抓手

作为应用型学科,课本滞后于现实,课堂滞后于科技发展是常态。怎么办?

“打造一流本科教育,课程和培养体系是重要抓手。”刘宗平说,兽医学院着力优化专业结构与课程体系,设立实验动物学、动物食品卫生检验新专业,开设兽医流行病学、动物营养代谢与中毒病学等特色课程,主编相应国家级规划教材14部,建成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每年超过60场学术报告,拓展学生的兽医前沿知识。

近年来,禽流感、口蹄疫、瘦肉精等人兽共患病和食品安全问题时有发生,动物源性食品安全、人兽共患病研究逐渐受到重视,对兽医职能、兽医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挑战。

“前不久,非洲猪瘟在江苏连云港出现了病例,学院孙怀昌教授多年来一直从事非洲猪瘟基础研究,被省主管部门请到了防疫一线。”在刘宗平看来,兽医人才能否学以致用,关键在于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从大一入学到现在,乔树苗3个暑假都没有离开过学校。“大二进入导师的实验室,从最基本的灌胃、测量体温、记录开始,到独立做蛋白免疫印记实验、研究中兽药,学院鼓励我们研究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也给了试错的机会。”乔树苗说。

除了实验室,从大三下学期开始,学生要每两周拿出一天时间到扬大动物医院见习。从门诊、治疗室、化验室、禽畜门诊,系统学习动物诊疗技能。而见习的经历,也是学院开展研究型教学的抓手。大四上学期,乔树苗选择了小动物疾病学的“肛门腺炎”研究,在动物医院收集病历、查阅资料、开展研究,学期结束时上台汇报成果情况。

与国际接轨培养兽医高端人才

当前,欧美兽医人才呈现高度职业化趋势。兽医临床博士培养一般需要7年,毕业后才能考兽医资格证,主要服务于宠物诊疗。而我国目前的发展阶段还是保障经济动物健康和食品安全。

为了培养兽医领域高端人才,扬大兽医学院从2015年起举办创新实验班,选拔同年级30名优秀学生,强化对外交流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力争创新班100%读研深造、100%有海外交流经历。

“此外,学院每年会有六七名学生通过国家留学基金委项目去美国大学交换,我们也会带学生赴海外短期访学、交流。”王志强说。

与国际接轨,扬大兽医学科从2018年新生入学后,实行5年制;每年开设4至6门全英文课程并使用国际原版教材,进一步提高兽医人才培养质量。

2017年教育部公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扬大兽医学科进入A类。兽医学院的报考分数和就业率也年年攀升。近10年,兽医学院本科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均为100%,研究生录取率由24.5%提高到68%,毕业生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通过率比全国通过率高30%。

“初步实现了业务技能强、学术潜力优、国际视野宽的兽医一流人才培养目标。”王志强说。

上一条:“要给大学生合理‘增负’”
下一条:天津大学面向新工科启动研究生课程改革

关闭

 
 
 
  通知公告
 
  2024年5月27日—5月31日处...
  2021-2022学年度教职工考核...
  关于开展2022年研究课题立...
  关于开展2022年度优秀论文...
  公 示
  关于转发《关于评选表彰内...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 2013 内蒙古农业大学发展规划处   蒙ICP备05000415号
地址:中国.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昭乌达路306号 邮政编码:010018 联系电话:0471-4310795 传真:0471-4309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