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永锋《光明日报》( 2020年12月23日 02版)
近日,中国覆盖面最广的数学学术性组织中国数学会发布了一份《关于数学学术评价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就如何正确开展学术评价提出4点意见。其中第一点意见就关于论文贡献评价,《意见》称所有作者如果按姓氏字母排序,应视为贡献等同。
相对于整个科研工作所需付出的心力来说,署名算不上是大问题。不过,因为学术论文是展示科研成果最直接的方式,论文的署名意味着成果的归属,对科研工作者非常重要。署名问题看似小,实则也不小。也因此,《意见》发出后,引起数学学科内外的关注和讨论。
为什么中国数学会要出这样一份声明?这要从科研论文署名的惯例说起。第一种规则是俗称的“阿尔法贝塔”(α-β)顺序,论文合作者以姓氏字母进行排序,所有署名作者被视为同等贡献。这种顺序行之有年,并在有些领域一直延续至今,比如数学和高能物理等。这种规则下,只有对论文作出实质贡献的人才会被署名,对于普通贡献者只是以致谢的方式被提及。
这种排名规则虽然在数学界广泛采用,却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很多高校规定需要第一作者论文才能取得博士学位,这样就不得不打破这种排名规则。另外,当数学工作者与经济学家、生物学家等其他领域的学者合作的时候,需要适应其他学科的署名习惯。不过,这种署名方式最大的挑战还是来自学科评估和学术评价等行政管理,各种评价就是希望分出个甲乙丙丁,与同等贡献有本质的矛盾。这就需要数学工作者与管理部门进行沟通协调,一方面通过客观评价促进数学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不至打击数学工作者之间合作的积极性。
第二种署名规则是按对论文贡献进行署名。这种署名方式下,最重要的作者是第一位和最后一位。第一位常是做实验的研究生,最后一位是研究生的导师,也就是整项研究的总负责人。第二位、第三位等是其他作者的位置。这种排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跨领域科研工作者的合作积极性,不利于产生重大成果。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科学工作者们创新设置了共同第一作者。2019年,清华大学施路平教授团队用一块类脑计算芯片“天机芯”展示了自行车的平衡、目标探测跟踪、自动避障等功能,打破了专有人工智能的局限,为发展人工通用智能提供了平台和思路。这项成果登上了《自然》杂志的封面,这篇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有8位。不久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教授团队构建的量子原型计算机,其运行速度比去年谷歌发布的超导比特量子计算原型机快一百亿倍,实现了量子计算优越性,相关论文在线发表于《科学》杂志,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也有4位。再往前回溯,薛其坤教授第一篇关于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科学》文章,共同第一作者也有4位。
虽然有了“共一”这种提法,人们还是倾向于排在第一位的共同“一作”最重要。最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新成立了交叉学部,旨在重点支持交叉学科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各领域科学家之间的合作,相信会让科研工作者从内心深处真正觉得,共同一作的贡献确实同等重要。
论文署名的苦恼和矛盾,每个科研工作者都会遇到,只有彼此之间充分沟通与理解,才能相互取长补短,解决跨学科重大问题,享受论文发表时的喜悦。当然,这也离不开学术共同体对规则的进一步厘清和再建设。
(作者:王永锋,系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