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发展规划     重点建设     合作交流     统计工作     高教研究     决策参考     政策法规     下载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教研究 >> 正文
 
 

中国农大:打造个性化教师发展支持体系


2020-03-19 17:29  点击:[]


本报记者万玉凤

破除论文“SCI至上”,探索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对高校而言,如何顺应时代的变化和发展,寻找更全面、更合理的评价指标,需要在实践中给出答案。

以改革人才评价方式、资源配置方式为切入点,中国农业大学启动2019年“人才培育发展支持计划”首次聘任,开始破“五唯”的探索。

“人才培育发展支持计划”要落地落实,第一步是“选人”。如何选?中国农业大学经过系统研讨和设计,推行代表作制度、实行分类评价、引入校外同行评议、强化师德审查等一整套学术评价制度创新,其核心是破除“五唯”,突出业绩贡献导向,构建科学人才评价遴选体系。

在申报环节,实现“一不要三简化”。各类岗位仅约定师德、职业规范和年龄条件等基本要求,不再制定各类岗位具体量化申报条件;简化审批表,不需个人填写教育背景、工作经历等信息;简化业绩填报信息,不需填写具体业绩信息,采取菜单式分类填报,其他重要成果可个人补充;简化证明材料,凡各职能部门掌握具体信息的各类人才、重大重点科研项目、教学科研奖励等均不再要求申报者本人提供证明材料。

为鼓励特殊人才脱颖而出,除了传统的单位推荐申报方式,中国农业大学还专门开辟了专家推荐申报方式。经学院推荐上报,344名教师申报领军教授A类、领军教授B类和青年新星A类个人岗位。个人报名且通过单位推荐的专任教师人数约占全体教师的20%,报名教职工中约80%没有人才头衔。

在评审环节,中国农业大学实行代表作评价,突出代表作的“代表性”,不限定代表作类型,经统计领军类岗位人选填写的代表作SCI论文约45%,其他包括了专著、专利、行业标准、成果转化、产业体系服务等多种类型业绩。在做好资格复核和匿名处理后,引入校外同行评审环节,严把送审专家遴选标准,采取“小同行”通讯评审方式,送审依托第三方平台进行,并优化专家评分方式。

据介绍,根据申报者所属二级学科划分为83个二级学科包,按申报者所属二级学科及申报人才岗位层次匹配送审专家,共有372位校外专家参与同行评审,以院士、海归高层次人才、各学科领军人才等为主的各类高端人才占90%以上。

在评分方式上,中国农业大学自主设计个人和团队两类专家鉴定意见表;专家主要从近期业绩、发展目标和发展潜力三个维度进行评价,近期业绩采取代表作为主的评价,考察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影响,并对人才培养、基础研究、应用基础、应用研究、公共技术平台、社会服务等业绩采取分类评价方式,突出农业特色,关注对农业领域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到一线生产的全链条价值贡献;专家在0—100分区间进行打分,将分数划分为9档,各学科申报者在本学科进行排队,避免了不同一级学科申报者直接横向比较的各类不合理问题。

遴选结果显示,个人岗位没帽子教师入选比例约70%,创新团队负责人没帽子入选比例约30%,青年教师入选比例高,一大批以强农兴农为己任,从事粮食安全、山水林田湖草治理、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领域教学科研的教师入选。

据介绍,“人才培育发展支持计划”,包括讲席教授、领军教授、青年新星三个层次人才岗位,覆盖了从青年教师、中青年骨干教师到资深教师的全校各年龄段教师群体,中国农大将为入选人才和团队提供职称聘任、学术推荐权、学术导师、团队自主建设经费、进人指标、团队助理等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精准化、个性化发展支持,其关键是实行严格的目标管理与绩效考核,构建开放的人才体系和科学的退出机制。

规范高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破除科研评价中唯论文、“SCI至上”的核心是去功利化,探索建立能够合理衡量贡献价值的学术评价指标体系。科研质量高低看什么?评判学者水平的权力将交给谁?如何保证公平公正?这些问题一直是社会所关注的。

在实践中,中国农业大学也深刻认识到,校外同行评议是整个评审链条的关键环节,也是破“五唯”后人才评价制度的核心。根据调研,目前市场中有一些第三方评审平台,但各个第三方平台并未打通,难以全面整合全国及国外的专家资源,也难以了解追踪专家既往评价历史及其评价可信度。为利于建设破除“SCI至上”后的评价体系,中国农业大学建议,完善同行评议保障体系,出台校外同行评价规范指导意见,明确同行评价程序,建立高校层面同行评议管理平台,为同行评议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上一条:破“SCI至上”后,科研评价体系如何立
下一条:回应社会关切的科研攻关更有价值

关闭

 
 
 
  通知公告
 
  2024年5月27日—5月31日处...
  2021-2022学年度教职工考核...
  关于开展2022年研究课题立...
  关于开展2022年度优秀论文...
  公 示
  关于转发《关于评选表彰内...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 2013 内蒙古农业大学发展规划处   蒙ICP备05000415号
地址:中国.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昭乌达路306号 邮政编码:010018 联系电话:0471-4310795 传真:0471-4309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