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发展规划     重点建设     合作交流     统计工作     高教研究     决策参考     政策法规     下载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教研究 >> 正文
 
 

地方高校“双一流”怎么建?


2018-03-12 10:18 王强 点击:[]

■聚焦“双一流”建设特别报道(下篇)

近期,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一些地方高校的学科被评为A+,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各地方高校也陆续公布了“双一流”建设方案。

“云南大学入选国家首批一流大学建设行列,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云南的关心和重视,为云南高等教育进一步发挥优势、服务国家区域战略布局需求提供了新的引擎、注入了新的动力。”“双一流”建设名单一经发布,云南省教育厅厅长周荣信心满满。

通过梳理教育部公布“双一流”高校建设名单,中国教育报记者发现,与“211工程”“985工程”相比,非这两个工程高校数量有所增加。其中,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比“985工程”高校多3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比“211工程”高校多25所。新增部分除了考量学校和学科水平,更多地向中西部地区、向重点发展学科等方向倾斜,从而使重点建设的学校和学科机构更趋合理。

构建科学完善的顶层设计

这一次,河南的高校终于“上了车”。

此次“双一流”建设名单中,不仅郑州大学进入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行列,河南的另一所高校、位于古都开封的河南大学也进入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呼唤‘一流’。”郑州大学校长刘炯天说,以河南为例,河南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郑州大学“双一流”建设承载着中原大地经济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呼唤,承载着河南亿万人民享受优质高等教育的期盼,承载着地方大学由大变强的重托,承载着中原崛起、民族复兴的意志。

全国2850多所高校中,非教育部直属高校占96%左右,主要是地方院校。在去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安徽大学原校长黄德宽发出呼吁,在实施高校“双一流”建设过程中,国家需要进一步统筹“双一流”与国家高等教育整体建设布局,高度重视地方高校发展对我国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作用和重大影响。

在公布的“双一流”建设名单中,能够看到国家在这方面的统筹考虑。

以上海的高校为例,上海体育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等高校这次都入围了“双一流”建设高校榜单,打破了原来“985工程”“211工程”的壁垒,也为地方高校赢得了机遇,预示着我国高校将更注重以学科发展带动学校整体发展,以一流学科服务经济与社会发展。

在教育部公布的“双一流”建设名单中,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不仅有云南大学、新疆大学、郑州大学等中西部高校,在95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中,有25所是非“211工程”高校。

位于河南东南边的高等教育大省——江苏,这一次可以说是收获满满。

中国教育报记者梳理“双一流”建设名单发现,江苏不仅有南京大学、东南大学这样的知名高校进入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名单,更有苏州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邮电大学、河海大学、江南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十几所高校进入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

在江苏省教育厅厅长、省委教育工委书记葛道凯看来,这与近些年来,江苏在建设高水平大学打下的良好基础紧密相关。

2010年,江苏率先启动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实施方案》明确提出,“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优势学科,为创建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提供支撑”。

葛道凯认为,建设高水平大学重在构建科学完善的顶层设计。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体现“双一流”建设的大方向、总目标,又结合江苏实际,根据江苏高等教育已有的基础和条件,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确定推进思路、策略和路径。

周荣也认为,是云南高等教育内涵建设取得了新的成效,为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云南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围绕服务国家区域战略布局和落实新的发展定位,统筹推进高等教育分类发展和管理,积极争取国家部委支持使3所高校成为省部共建高校,遴选一批优势特色学科进行重点培育建设,以“借梯攀高”“借船出海”的开放办学理念,深化与面向南亚东南亚为重点的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主动与20多所国内知名高校开展战略合作,高等教育内涵建设取得了新的成效,为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奠定了基础。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刘海峰认为,现在的“双一流”建设则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兼顾公平就是要考虑区域布局、学科分布等,主管部门和“双一流”建设专家委员会在遴选新增少数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时,统筹考虑区域布局与已有水平,重点支持在没有教育部直属高校的省区遴选。

服务国家区域战略布局需求

“双一流”建设进入实操阶段,地方高校该怎么干?

“创新是推动区域发展的重要力量。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是适应江苏经济发展新常态、增强经济发展新动力的必然选择。”葛道凯说。

江苏省委、省政府提出,到2020年,创新型省份建设要取得重大进展,主要创新指标力争达到创新型国家和地区中等以上水平,成为全球有影响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葛道凯表示,作为创新科技和创新人才等要素集聚的高等教育领域将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高水平大学所创造的知识价值和科技成果,在江苏创新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没有高水平大学就没有创新型省份。

而在周荣看来:“云南高等教育如何抓住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机遇,服务国家区域战略布局需求和云南跨越发展,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现实问题。”

在国家区域战略布局和地方发展新定位多重叠加的背景下,云南从“开放末梢”走向“开放前沿”,步入了跨越发展的重要战略期。

然而,长期以来,云南高等教育基础条件薄弱、学科专业结构不合理、办学质量不高、科研能力不足、内涵发展不充分,人才匮乏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匮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云南下一步将牢牢抓住这一重要机遇,引导高校科学定位、分类发展、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厚植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沃土。在推动落实上,云南下一步将采取省级统筹、重点引领、聚焦学科、开放合作、改革驱动、党建保障等综合措施,坚决打好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主动战和持久战。“省级统筹”就是要按照“层次+功能”的方法,优化高等教育分类发展和管理,强化功能定位。“重点引领”就是要全力支持云南大学建设成为“立足云南、服务国家、辐射两亚、走向世界”的一流大学,在省部共建高校遴选并加强一批创新团队、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协同创新中心和新型智库建设。

“服务发展是一流建设的根本动力。”刘炯天说,服务地方是大学发展的外延,而一流大学建设的本质是内涵建设。外延为内涵提供方向、空间和动力。地方大学与区域发展有着天然联系,立足区域发展,回应和服务国家与区域重大发展战略需求,是地方大学的特色和优势,更是建设一流大学的强大动力。

葛道凯表示,从建设机制看,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对象涵括了全体本科高校,实行基于绩效的动态调整。

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既要扶强扶优,突出重点,但也并不是少数高校的俱乐部,全省所有本科高校都是参与者。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校校有机会。每一所高校只要条件具备,都可能成为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对象。二是校校有任务。目前“四大专项”已实现所有本科高校的全覆盖,每个高校都要把项目任务建设好,并以此带动整体水平的提升。三是校校有特色。同质化没有出路,多样化才是方向。“专项+综合”的制度设计,就是要鼓励“有特色”“高水平”,鼓励每所高校有个性、有优势,打造核心竞争力。无论是“专项”还是“综合”,江苏鼓励公平竞争,不搞指定制、终身制,打破身份固化,营造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最大限度释放改革红利。对专项建设高校,实行年度报告和周期评估制度,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是继续支持,还是暂停支持和终止支持。对综合建设高校,每年组织一次专家评审,根据评价结果确定下一年度是否继续支持,以及支持强度,形成基于绩效、有进有出、有多有少的支持机制。

人才要“用”更要“培育”

高水平人才是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发展的“命根子”,但近几年来,一些高校“挖人才”的现象引起了关注。

“我亲身经历的,本来要引进一个人才,各方面条件都谈好,即将要来的时候,却告诉我选择去另外一所学校了,因为那所学校给的钱更多、给的房子更大。”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教授祝连庆说。

如某大学用“150万元年薪、3000万元科研启动经费、300万元安家费、200平方米住房、配专车配助手、家属孩子全安排”全球招揽人才。在这些类似的“重金”政策之下,一些顶着“头衔”的知名学者四处流动。

长江大学副校长郑军认为,人才流动本无可非议,它有利于推动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但是,这种急功近利式的“竞价抢人”,不仅没有增加我国整体的人力资源存量,而且有可能因引进人才的“水土不服”而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

华中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马敏也表示,目前一些高校在引进高层次人才过程中出现“人才流动乱象”,带来一系列问题,如形成盲目攀比之风,过分重视校外高层次引进人才忽视了校内潜力型本土人才培养,部分潜力型本土人才忙于争取各种人才名号而无心做学问等。

“这严重影响我国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给学校发展带来极大困惑,必须重视和矫正。”马敏说。

马敏建议,要加强顶层设计,规范各类人才引进计划。建立高校高层次人才统筹机构,设立教育部高校高层次人才统筹小组,统筹协调各高校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促使其逐步规范化和制度化。统一管理各类人才项目、基金和奖励计划,协调各项目侧重资助的领域,避免出现重复资助的状况。各校“双一流”建设计划中必须有符合学校实际的以内涵发展为主的人才规划,经专家委员会评审通过后实施,并纳入今后的考核验收之中。

在马敏看来,还要理顺人才秩序,完善人才引进管理机制。严格规范人事工作制度,禁止高校采取“不要人事档案、不要户口、不要流动手续”或另建人事档案的违规做法招揽和引进高层次人才,不鼓励东南经济发达地区高校从中西部、东北地区高校引进人才。完善人才称号制度,不再固化各种人才头衔和称号,任职和服务期满之后即自动去除称号,不再享受原有待遇,转而根据学校同类人才情况,给予相应待遇。建立高层次人才流动补偿机制,引进国内高层次人才的高校要给予高层次人才外流的高校一定的经济补偿。

要科学设计薪酬,建立透明合理的工薪制度。探索推广同一地区同类型人才薪酬最高限额制度,合理设置工资“天花板”,避免盲目攀比,竞相叫价。探索建立适合高层次人才特点的人才评价标准,为高层次人才绩效考核提供科学依据。建立年薪制与绩效工资相结合的透明、合理工薪制度,通过绩效年薪制,建立引进人才和校内人才相对均衡的工资待遇,并逐步并轨,实现同岗同酬。

坚持“引育并举”,调动校内校外两个积极性。建立高层次引进人才和校内高层次本校人才平衡发展的机制,在用优厚待遇吸引高层次人才的同时确保校内本校人才各项基本利益(工资、奖金、培训)等充分享有。建立“人才特区”支持制度,练好内功,重视培养已有的潜力型本校人才,破除论资排辈,完善考核评价,实行流转退出,给年轻人特殊政策和资源倾斜,有系统、有计划地培养一批本校中青年学术骨干。与此同时,鼓励各类人才树立良好师德,倡导并践行静心育人、潜心科研、淡泊名利、重诺守信的优良学风。

马敏表示,人才不是用来“挖”的,而是拿来“用”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不是靠“挖墙脚”砌成的,而是靠实实在在的“内功”建成的。“我们期盼高校高层次人才流动和建设一定要走规范化、有序化之路,毕竟‘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才能春满园。”

上一条:这5年,高等教育展宏图
下一条:中国高等教育正在引领未来

关闭

 
 
 
  通知公告
 
  2024年5月27日—5月31日处...
  2021-2022学年度教职工考核...
  关于开展2022年研究课题立...
  关于开展2022年度优秀论文...
  公 示
  关于转发《关于评选表彰内...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 2013 内蒙古农业大学发展规划处   蒙ICP备05000415号
地址:中国.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昭乌达路306号 邮政编码:010018 联系电话:0471-4310795 传真:0471-4309302